【香港,2025年7月29日】新学年即将到来,学生们正忙于添购书本文具。新学年不仅是探索知识的新里程,更是迎接成长挑战的关键起点。由香港救助儿童会与善导会合办、何鸿毅家族香港基金贊助的「童感同行」计划,致力将社交情绪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系统化融入常规课堂,本学年于两间小学推行为期十个月、共24节精心设计的社交情绪课。计划更于较早前举行「社交情绪学习週」,寓学习于玩乐,将社交情绪技能推广至全校约800名学生。
![]() |
「社交情绪学习週」透过游戏向学生推广社交情绪技能 |
掌握五大社交情绪学习技能 一生受用
社交情绪发展在儿童的校园生活和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关键技能不仅能提升学习成效,更能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係,並培养面对挑战的韧性。「童感同行」计划由受过训练的导师引导小五、小六学生,系统性地学习社交情绪技能。课程涵盖五大核心领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社交觉察、人际关係、负责任决策,全面支援学生在学业与生活中建立稳固的社交情绪技能基础,从而提升心理健康及面对逆境的韧力。
香港救助儿童会总幹事曾迦慧解释,本港学童面对各方面压力,精神健康一直备受公众关注。她表示:「社交情绪学习能为孩子注入正能量,减少焦虑与抑郁情绪,让他们更自信、更有抗逆力。我们深信,学习不只是学术成绩,掌握懂得与人合作、面对逆境不放弃等『软技能』,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投入校园生活,适应成长中的每个挑战,支持他们走得更远。」
![]() |
培养学童的社交情绪技能至关重要 |
从冲突到和解 小五生开启友谊大门
在参与计划的小五学生阿正和阿帜身上,可见计划带来的转变。阿正曾经与同学发生冲突,两人之间的关係跌至冰点。当时的阿正,只觉得愤怒与委屈,却不知如何化解矛盾。直到他参加了「童感同行」的课堂,才学会了「负责任决策」这一重要技能。在导师和母亲的引导下,阿正冷静分析问题,最终鼓起勇气真诚地向同学道歉。这一声「对不起」,不仅修復了友谊,更让阿正体会到沟通的力量。如今,他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愉快,同学间的关係也愈趋融洽。
另一位学生阿帜的转变同样令人鼓舞。他从课堂中学会了「自我管理」技巧。过去,每当感到愤怒时,阿帜偶会冲动行事,甚至口出恶言。但在「童感同行」的课堂上,他学到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方法:闭上眼睛,专注唿吸。这小小的动作,让他能在情绪爆发前冷静下来,避免冲动行事。阿帜还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在行动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些改变,让他更投入享並受校园生活。
阿正和阿帜的故事並非特例。参与「童感同行」计划的学生于2024/25学年初及学年末分別填写问卷,反映他们在计划前后的社交情绪能力变化。结果发现,整体学生在五大核心领域的综合表现有显着提升,尤其在自我管理及负责任决策两方面有明显进步,引证计划的成效。
![]() |
阿正参与计划后,在社交情绪技能上都有所提升 |
加强社交情绪学习 营造正面校园气氛
华德学校已是第二年参与「童感同行」计划,校长卢淑仪对计划的深度赞誉有加:「我们非常高兴能与香港救助儿童会及善导会再度合作。尤其在疫情过后,更需要关注学生情绪上的需求,『童感同行』计划来得非常及时。我们最欣赏的,是它並非单次活动,而是一个有系统、可以深入融和我们现有『成长课』的课程,能提供专业支援,同时释放老师的空间。」
卢校长进一步肯定「童感同行」计划的专业和灵活性:「上学年当有学生出现朋辈相处困难时,团队能迅速调整课程内容,甚至增设专题课节应对,这种贴心和专业的应变能力,让我们非常欣赏。」她续说:「来自多元背景的受过训练的导师为校园带来新视角,而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中担任观察者的角色,能从中学习到不同的引导技巧。」
透过装备学生所需的社交情绪技能,家长和老师可以携手协助学童应对建立友谊、处理情绪等挑战,让他们在学业和心灵上都能茁壮成长,享受愉快的校园时光,伴孩子走更远的路。
![]() |
华德学校校长卢淑仪乐见「童感同行」计划的成效 |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