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按回车键)
主要内容

善导会回应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

2025.3.13

引言:

善导会作为一个致力于推动社会共融、支援弱势社群的非牟利社会服务机构,本会对财政司司长于2025年2月26日发表的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表示关注。我们认同政府在开源节流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亦对预算案在纾解民困及社会福利服务方面的着墨不足感到忧虑。以下是我们对预算案的回应及建议:

 

(一)严控政府开支增长

1.重新审视社福资源,优先保障弱势需求

  • 虽然相关政策局检视了社会福利、医疗衞生和教育开支,但《预算案》严控开支增长,令本会担忧社会福利机构资助将持续削减。在社会服务承诺不变的情况下,这不仅会阻碍基层及弱势群体获取社会服务,还会削弱社福机构运营与服务效能。从长远来看,这将对社会和谐稳定及福祉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唿吁政府重新审视开支分配,确保社会福利资源不被削减,並优先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服务需要,从而维护社会和谐与整体福祉。

 

(二) 关爱共融

1.恆常化职业康復服务,扩展至更多群体

  • 本会支持政府恆常化「优化职业康復服务试验计划」,同时建议将资源扩展至更生人士、精神復元人士及多元族裔人士,为他们提供更多辅助就业服务,帮助他们融入公开就业市场。

2.释放银色生产力,推动长者再就业

  • 本会建议政府透过再培训和再就业方案,充分发挥长者的潜力,让他们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释放银色生产力。

3.关爱受虐儿童,强化家庭支援

  • 本会乐见政府每年额外拨款1.8亿元,增加儿童紧急留宿宿位及加强对受虐儿童及其家庭的支援。然而,2020年至2024年虐儿个案由940宗升至1,504宗,升幅近60%,情况令人忧虑。基于本会在儿童介入服务的经验,我们建议引入「创伤知情照顾」模式,全面考虑儿童及家庭成员的情绪和教育需要,並关注父母涉及司法制度的儿童及其家庭,以保障不同需要的儿童得到适切关注和照顾,预防他们遭受虐待和忽视。

4.支持青年创业计划,推动社福界参与

  • 本会欢迎「共筑.创业家」先导计划,並建议政府恆常化社福机构的青年创业计划,为弱势青年提供更多创业机会。本会会一如既往与政府紧密合作,积极鼓励年青的服务使用者参加计划,並希望恆常化社福机构的青年创业计划。

5.推动数码共融,支援弱势社群

  • 本会支持政府推动「一网通办」,但建议加强对基层市民、长者及多元族裔的数码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跨越数码鸿沟。本会响应政府电子化服务,简化繁复报告及分发流程,提升行政效率,精简程序,让服务使用者获得更优质服务。

 

() 教育和人才

1.支持大专生实习计划,扩展至社福界

  • 本会乐见政府为大专生提供约4,000个短期实习名额,此举有助培育未来人才。然而,我们建议政府将实习计划扩展至社会福利机构,特別是资助非社工本科的大专生在社福界实习,以培育财务、行政、人力资源等多元人才,缓解社福界长期人手不足的问题。

2.推动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加强与社福机构合作

  • 本会欢迎「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放宽年龄及上调津贴,为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我们建议政府与社福机构合作,转介弱势社群的青年参与计划,促进大湾区人才流动的同时,亦为弱势青年提供更多职业选择,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3.人才高峰会应涵盖社福界需求

  • 本会期望在第二届「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中,能够加入与社福机构合作的环节,宣扬「惟才是用、适才适所」的理念,为社福界吸纳及留住人才,扩大职业人才库。

 

() 房屋

1.增加过渡性房屋支援

  • 政府增加公营房屋供应,较上任时增加八成,显示在房屋政策上的努力。本会支持过渡性房屋政策,建议提高偏远过渡性房屋居民的「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上限,並延续将于2025年8月完结的「过渡性房屋」住户特別津贴试验计划,以持续支援新住户。

 

() 交通

1.优化二元优惠计划

  • 本会支持政府就「二元优惠计划」推行「两蚊两折」的措施,同时亦建议政府优化有关整合优惠计划,为部分弱势人士豁免优惠程数最多每月240程的安排,並为低收入及未就业青年提供交通津贴,促进青年就业。

 

总结:

面对连续三年的财政赤字,我们理解政府审慎理财的理念,但同时唿吁政府不能忽视弱势社群的需要。我们担忧社福机构资助可能被削减,影响基层及弱势群体获取服务的机会。我们建议政府在财政分配及政策制定时,兼顾公平与聚焦弱势,多听取各方意见,携手打造更和谐、繁荣的香港。善导会将继续与政府紧密合作,推动社会共融,共建一个关爱共融的社会。

 

善导会总幹事 

李淑慧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