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导

《社联政策报》有了少数族裔就业数据 我们可以做甚么 : 访问「多元种族就业计划」营运机构
2025.7.28
节录自︰《社联政策报》第三十八期 –《多元创造香港》
详细内容

S+高峰会暨博览2025 - 消除贫穷
2025.6.30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纵然拥有稳健的经济基础,但同时存在严峻的贫富悬殊问题。根据乐施会2024年报告,香港整体贫穷率已达20.2%,超过139万人处于贫穷状态[1]。比较本港最低及最高收入家庭月入中位数,贫富差距更由2019年的34.3倍骤升至2024年的81.9倍,反映香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均。这种悬殊差距不只影响社会稳定,更可能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应对这一挑战,特区政府虽然先后推出多项扶贫政策,但即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悬殊」和「贫者愈贫」的问题依然未见逆转。根据儿童权利关注会的调查[2],香港的经济增长未能惠及所有阶层;即使政府成立扶贫委员会,集中力量推动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成效仍然有限。特別是在疫情后的经济復甦期间,基层市民面临的困境更趋严重,促使社会各界开始思考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其中善导会的过渡性服屋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社商合作房屋服务助脱贫
2022年,善导会获房屋局资助兴建「善匯」及「善楼」两个过渡性房屋项目,並得到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支持,推行「赛马会跃见新生活计划」。善导会过渡性房屋项目营运及服务经理苏凯君表示,项目以「H.O.M.E.」为服务框架,结合「健康」(Health)、「机会」(Opportunity)、「生活意义」(Meaning of Living)及「与人结连」(Engaging people)四大元素,配合创新的脱贫介入模式,协助居民提升身心灵健康、坐言起行、理财及创富、家庭群策群力、未来适应及创造力、关爱及同理心,以及社会互助网络等7大家庭能力。
苏凯君表示,计划巧妙结合各界专业优势,创造多赢局面。在金融教育方面,银行业策略伙伴为基层家庭提供专门的理财工作坊,並设计高息户口和个人化理财指导。这种理论实践並重的方式,不仅提升居民的理财知识,更为他们提供具体的储蓄工具和动力。苏凯君强调:「通过将居民日常财务挑战转化为学习机会,能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
在就业支援层面,项目借助赛马会跃升事业发展中心的资源,由资深人力资源顾问为住户提供就业指导。透过深入了解住户的优势和需求,结合专业的市场视野,协助他们开拓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这种全方位的支援模式已展现显着成效,包括协助青年住户透过数码技能培训实现职业转型,以及帮助单亲家庭建立互助网络,创造进修和就业机会。
赋权培训提升基层能力
苏凯君强调,透过计划期望能够提升住户能力和信心,让他们从受助者转变为社区的贡献者。住户可以成为社区导师,将所学回馈社区。同时,计划也积极促进跨阶层互动,例如邀请国际学校学生为基层儿童提供功课辅导,既能提升学习效果,又能促进社会共融。「我们观察到,当住户有机会参与社区事务和决策过程时,他们的自信心和社区归属感都明显提升。这种改变往往能延伸至其他生活层面,例如更积极寻找就业机会或参与子女教育。」
苏凯君期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跨界別合作。「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持续合作,才能建立起更完善的脱贫支援网络。」事实上,善导会另一个突破性项目「赛马会『拍住上』共居社区计划」亦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支持。该项目乃本港首个针对家外青年(16至26岁)和精神復元人士的一站式住宿及发展支援服务。计划透过共居模式,不只解决住屋需求,更着重建立互助网络,协助服务使用者克服人生转折期的挑战。
[1]https://www.oxfam.org.hk/tc/news-and-publication/the-wealth-gap-in-hong-kong-surges-to-819-times-elderly-poverty-exceed-580000
[2] https://soco.org.hk/pr20250101/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纵然拥有稳健的经济基础,但同时存在严峻的贫富悬殊问题。根据乐施会2024年报告,香港整体贫穷率已达20.2%,超过139万人处于贫穷状态[1]。比较本港最低及最高收入家庭月入中位数,贫富差距更由2019年的34.3倍骤升至2024年的81.9倍,反映香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均。这种悬殊差距不只影响社会稳定,更可能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应对这一挑战,特区政府虽然先后推出多项扶贫政策,但即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悬殊」和「贫者愈贫」的问题依然未见逆转。根据儿童权利关注会的调查[2],香港的经济增长未能惠及所有阶层;即使政府成立扶贫委员会,集中力量推动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成效仍然有限。特別是在疫情后的经济復甦期间,基层市民面临的困境更趋严重,促使社会各界开始思考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其中善导会的过渡性服屋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社商合作房屋服务助脱贫
2022年,善导会获房屋局资助兴建「善匯」及「善楼」两个过渡性房屋项目,並得到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支持,推行「赛马会跃见新生活计划」。善导会过渡性房屋项目营运及服务经理苏凯君表示,项目以「H.O.M.E.」为服务框架,结合「健康」(Health)、「机会」(Opportunity)、「生活意义」(Meaning of Living)及「与人结连」(Engaging people)四大元素,配合创新的脱贫介入模式,协助居民提升身心灵健康、坐言起行、理财及创富、家庭群策群力、未来适应及创造力、关爱及同理心,以及社会互助网络等7大家庭能力。
苏凯君表示,计划巧妙结合各界专业优势,创造多赢局面。在金融教育方面,银行业策略伙伴为基层家庭提供专门的理财工作坊,並设计高息户口和个人化理财指导。这种理论实践並重的方式,不仅提升居民的理财知识,更为他们提供具体的储蓄工具和动力。苏凯君强调:「通过将居民日常财务挑战转化为学习机会,能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
在就业支援层面,项目借助赛马会跃升事业发展中心的资源,由资深人力资源顾问为住户提供就业指导。透过深入了解住户的优势和需求,结合专业的市场视野,协助他们开拓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这种全方位的支援模式已展现显着成效,包括协助青年住户透过数码技能培训实现职业转型,以及帮助单亲家庭建立互助网络,创造进修和就业机会。
赋权培训提升基层能力
苏凯君强调,透过计划期望能够提升住户能力和信心,让他们从受助者转变为社区的贡献者。住户可以成为社区导师,将所学回馈社区。同时,计划也积极促进跨阶层互动,例如邀请国际学校学生为基层儿童提供功课辅导,既能提升学习效果,又能促进社会共融。「我们观察到,当住户有机会参与社区事务和决策过程时,他们的自信心和社区归属感都明显提升。这种改变往往能延伸至其他生活层面,例如更积极寻找就业机会或参与子女教育。」
苏凯君期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跨界別合作。「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持续合作,才能建立起更完善的脱贫支援网络。」事实上,善导会另一个突破性项目「赛马会『拍住上』共居社区计划」亦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支持。该项目乃本港首个针对家外青年(16至26岁)和精神復元人士的一站式住宿及发展支援服务。计划透过共居模式,不只解决住屋需求,更着重建立互助网络,协助服务使用者克服人生转折期的挑战。
[1]https://www.oxfam.org.hk/tc/news-and-publication/the-wealth-gap-in-hong-kong-surges-to-819-times-elderly-poverty-exceed-580000
[2] https://soco.org.hk/pr20250101/
详细内容

【善导会联同六大社福机构伙伴荣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至善奖」双项殊荣】
2025.5.22
善导会荣幸宣布,本会与六大社福机构伙伴(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香港小童群益会、香港明爱、香港青少年服务处、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及Generation Hong Kong)共同推动之「赛马会鼓掌•创你程计划」(CLAP@JC),荣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两项殊荣:
「卓越绩效奖」白金奖
「卓越革新领航奖」
计划重要成就:
首创全港唯一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之生涯发展框架
累计服务逾10万名在学青年及3万名待业待学青年
成功建立超过3,700间企业合作伙伴网络
完成培训13,000多名教育工作者及社福专业人员
特別鸣谢计划得以顺利推行,有赖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之鼎力支持,以及各合作机构之专业配合与贡献。此项殊荣实为跨界別协作之最佳见证,我们将持续以实证为本,推动香港青年生涯发展服务之专业化进程。
相关报导:
明报︱社联至善奖颁发31个奖项 表扬社会服务机构服务经济日报︱社联「至善奖」2025颁发31个奖项 表扬社会服务界卓越成就 推动跨界协作 共创社会福祉
详细内容

助弱势青年寻找工作意义 实现创业梦
2024.12.27
由善导会主办、恒生银行全力支持的「恒生青年前路探索计划」致力为16至30岁的弱势青年提供职涯发展服务,自计划开展以来,已经走过十年,对不少青年人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年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如新冠肺炎疫情、人工智能(AI)的普及应用,以及疫情后的经济环境、工作模式、市场转型,这些因素影响年青人对职涯规划的观点与追求。随时代变迁,「恒生青年前路探索计划」的参加者也更多元化,除了弱势青年,也包括更多高学歷的更生人士、精神復原青年、有特殊学习需要的青年等。计划在过去十年中,受惠人数共2,200位,当中有300位参加了工作实习或影子学习,並批出共127个创业资助项目。
(左) 善导会总幹事李淑慧女士 (右) 恒生银行企业传讯及社区投资总监罗淑雯女士
计划内容因应青年所需分阶段加入不同元素,由开首集中创业培训及支援,延伸至影子学习(2017-2019)及工作实习(2020-2024) ,让青年以不同方式体验及探索职涯发展的可能性。十年来的创业培训及起动基金一直大受欢迎,近年批出的创业资助项目,多以个人兴趣及专长发展为业务,包括:客制化盲盒、点心教学、音乐制作、艺术教育、陶瓷手工艺品、摄影、咖啡产品及服务和纹身。
善导会总幹事李淑慧女士表示:「感谢恒生银行在过去十年来的坚定支持,透过『恒生青年前路探索计划』帮助弱势青年寻找职涯方向,发展潜能。经过十年变迁,时下Z世代年轻人面临的挑战和需求,已与当初的追求有所不同,庆幸计划能够紧贴青年的脉搏,不断检视和更新服务。」
恒生银行企业传讯及社区投资总监罗淑雯女士表示:「恒生银行一直支持年青人发展。我们与社福机构的合作,提供的並不单是资金上的支持,还有专业知识的分享和人脉网络的联系。与善导会的合作,正正可以让我们为有需要的年青人提供不同机会,让他们得到更实质的帮助。」
(左起) 善导会总幹事李淑慧女士、恒生银行企业传讯及社区投资总监罗淑雯女士、计划参加者家伟、计划参加者阿诺
计划参加者家伟表示:「2023年当我在工作迷失方向时,参加了善导会的「恒生青年前路探索计划」。这个计划如同一扇窗,让我有机会接触不同的行业,重新思考工作对自己的真正意义。听到嘉宾叶韵怡分享她作为殡仪礼仪师的工作体会,回想起父亲离世时,我面对筹备丧礼的无助与痛苦,最后透过计划的穿针引缐,我踏入殡仪界,並在这富有意义的行业中工作了约一年。」
计划参加者阿诺表示:「纹身在上一辈眼中是黑社会的身份象征,于我而言却是一种艺术、生活态度和表述自己的方法。我曾经因事被捕入狱,这段经歷对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亦巩固了我要投入纹身师这个行业的决心,希望大众对这门艺术有新的见解。我参加了善导会的「恒生青年前路探索计划」並获得创业培训及一笔起动资金,助我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致力于为客人提供独特的纹身设计服务。希望通过这项艺术,去不同的国家进行交流,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欢迎阅读报章详细内容:东方日报︱前路探索计划 青年重拾工作意义
明报︱更生青年入行做纹身 善导会助追梦
详细内容

「置地公司家基金」与善导会携手推出「置未来基金」 为本港弱势青年装备职场技能
2024.12.20
置地公司深信青年一代是建设活力城市和可持续未来的关键, 因此一直全力支持青年发展。「置地公司家基金」今天宣佈,未来三年将投资逾四百万港元于善导会的最新项目「置未来基金」,致力协助弱势青年提升职场所需技能和能力。非牟利社会服务机构善导会于一九五七年成立,一直致力推动社会共融,提供各项服务种类包括就业、社区与文化共融、精神健康、住宿服务、社会康復服务及社区教育。
「置未来基金」主要协助更生青年,透过建立持续的资助机制,协助他们进修以提升现有技能及开拓新技能。在「置地公司家基金」的支持下,「置未来基金」在未来三年将为成功申请人士提供最高达五万港元的贷款,让他们报读个人及专业发展进修课程。此举不但帮助弱势青年在未来职场中保持竞争力,鼓励年青人向上流动,为他们的未来铺路。「置未来基金」为有迫切需要的青年解决燃眉之急,长远而言更推动本港建立健康的人力资源体系。
过去六十多年来,善导会透过多元化的计划,服务年青人及其家庭,当中包括:生涯及职涯规划发展服务、师友指导计划实习机会﹑技能培训及给予资源支援。「置地公司家基金」与善导会合作致力协助弱势青年,当中包括为离开院所的更生青年、残疾青年及来自不同族裔的青年。
置地公司企业社会责任部主管胡玉怡女士表示:「『置地公司家基金』与善导会携手完善弱势青年的技能发展配套,为青年人开创更多就业机遇。在庆祝『置地公司家基金』成果的同时,我们将继续推动各项企业社会责任计划,期待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善导会总幹事李淑慧女士表示:「善导会与『置地公司家基金』的合作有助我们向更多人伸出援手,亦让我们共同开拓成功之路,成就青年人更光明的前途。善导会一直推动社会共融,与社会上有需要的一群同心同行,深信人人均享平等机会,。今次合作不但能为有迫切需要的人提供更充足的资源,並让来自各阶层的青年发挥所长,贡献社会。」
「置地公司家基金」拨款逾 1.1亿港元支援各类社区项目
置地公司与善导会的合作始于 2021年,成功推出首个少数族裔青年职涯探索计划「自在地.活出真的你」,为逾 1,000名来自不同族裔背景的青年提供职业培训及辅导。「置地公司家基金」进一步支持「自在地.活出真的你」最新计划,透过度身订造的职业探索计划,提升少数族裔青年的中文能力及职场技能,连系多元职涯发展机会。
有关合作计划成效显着,协助青年在学业上精益求精,规划理想职涯,並促进他们在生活各个层面的成长。不少受惠青年现已加入多间大型企业工作,当中包括置地公司在内。
拥有少数族裔背景﹑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的 Mellissa 分享其经歷:「能够成功毕业于社会及行为科学系(犯罪学)是我努力奋斗的成果。『自在地.活出真的你』计划提供的职前预备工作坊和工作体验对我的成长非常重要。,我现时爲置地公司的实习生,在社会企业责任部的实习过程中,让我眼界更宽阔,未来这一年的实习计划,对我将来事业发展必定有所裨益。」
「置地公司家基金」与善导会的合作充份体现集团为香港社会需要的一群推动正面的改变。过去四年,「置地公司家基金」投资逾 1.1亿港元于各类社区项目,大大改善超过 50万名受益人的生活。基金与百多个非牟利社会服务伙伴合作,成功推行各项计划,帮助解决与住屋有关的社会问题及支援青年发展。
相关报导: Recruit Magazine
明报 - 置地基金X善导会助少数族裔体验职场 菲移民苦练中文 盼当女警为不公义发声
详细内容

「善匯」过渡性房屋入伙典礼 提升住户个人及家庭能力 共创自在共融社区
2024.12.10
善导会位于红磡的过渡性房屋「善匯」已正式入伙,项目提供491个单位,可容纳逾1000人入住,现时「善匯」已接受配屋的申请及入住的单位已达单位总数的88%,正在处理的申请亦已超出剩余单位数量。「善匯」日前举行入伙典礼,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先生, JP应邀担任主礼嘉宾,与善匯居民一同庆祝入伙的喜悦。
善导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潘兆童法官致辞时表示,「善匯」过渡性房屋项目旨在为长时间轮候公屋、居于不适切住房的有需要人士及家庭提供过渡性住屋,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感,並透过提升居民的个人及家庭能力,建立成就感及对社区的归属感,使居民成为社会资本,与其他社群共同营造自在共融的社区。为实践善匯独有的幸福概念,善匯以「H.O.M.E.」作为服务模式,各个单字分別代表「健康Health 」,「机会Opportunity 」,「生活意义Meaning of Living 」,和「与人结连 Engaging people 」,感谢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支持,善匯以「H.O.M.E.」服务模式配合「赛马会跃见新生活计划」的全新脱贫介入模式,使街坊实践健康的生活模式,享有就业谘询和培训服务,建立邻舍互助网络和增进社区参与,从而提升7大家庭能力。
戴副局长致辞指「善匯」位于交通及民生配套完善的社区,是过渡性房屋项目其中一个「荀盘」。随着「简约公屋」于2024-25年度开始分阶段落成,主力照顾轮候传统公屋不少于三年的申请者(即「甲类租户」),过渡性房屋则可在继续照顾「甲类租户」之余,亦可充分发挥其社区援助角色,帮助更多「乙类租户」,例如居住于「劏房」但轮候传统公屋未满三年的人士,因此欣见善导会为「善匯」居民提供不同社会服务,加强他们与社区的联系,从而建立他们的个人成就感,以至对社会的归属感,促进他们向上流动。
善导会总幹事李淑慧女士致辞时亦表示,「健康」是善匯服务模式重要元素,日后将举办不同的身心灵健康活动,包括无火营养煮食比赛、健身及瑜珈小组、睡眠健康教育工作坊等,培养街坊实践健康生活管理方式。另外,为了让街坊在有更多向上流的机会,善匯亦会申请成为僱员再培训局培训中心,提供就业、创业谘询及生涯规划服务,提升他们的理财及创富能力,並建立义工队及「善匯」的人才资料库,帮助他们发展技能,透过每星期的糖水会、节庆活动、居民大会及互助小组,让他们发挥所长,互相分享技术,促进社羣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在社区里建立积极正面的社会资本。
典礼后戴副局长探访两个善匯居民家庭。第一位探访居民为赵生,他于五年前在海外刑满出狱,回流香港时並沒有家人或朋友的联系,也缺乏经济能力。赵生已排公屋四年,面对迫切的住屋需求,他透过善导会的社工转介下,顺利入住善匯,这个新家不仅有助于他脱离不良的生活圈,更大幅提升了他的生活质素。他现在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並积极参与善匯的社区活动,因此与邻里建立了良好的关係,平常也会互相分享食物与日常生活。他希望能在善匯多住一段时间,享受这份难得的安定。
另一位住户Ghulam Mujtaba及其家人在搬入过渡性房屋之前,生活在拥挤的劏房中,环境恶劣。现时居住于善匯,善匯服务团队亦帮助他们联系社会上的免费二手傢俬资源,现时家居上也一应俱全,住屋面积亦大了一倍有多,还为孩子们提供了游玩的空间,令家庭生活变得更加舒适。Ghulam目前最大的愿景,是希望两子女可以在就读小学之前,打好中文基础,以致可以更好应付小学更复杂的课程,日后也有更多的选择。
善导会总幹事李淑慧女士回应指,因应善匯有过百个小朋友及多元族裔家庭居住,善匯亦会与学生义工组织合办补习班,为有需要家庭提供服务,更希望「善匯」日后能联系不同的社区资源,除了与善导会在九龙城区的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龙澄坊继续紧密合作不同的精神健康服务,亦会与区内不同持份者合作,务求使住户们的幸福感得以提升,面对未来的挑战也更加坚定。
过渡性房屋项目红磡「善匯」位于交通及民生配套完善的社区
赵生(右一)家访照片
相关报导:信报 - 红磡过渡性房屋善匯入伙 提供491伙
详细内容

凝聚香港 第560集 过渡性房屋,基层能满足?
2024.8.9
香港地少人多,房屋供应不足,基层市民轮候公屋的时间愈来愈长,所以房屋局就推出计划,支援非政府机构推行过渡性房屋项目,纾解民困。今晚就让获资助机构分享过渡性房屋计划的详情。点击重温:香港电台网站#过渡性房屋#基层#房屋供应#房屋局#善导会#郑萃雯#崔洁彤
详细内容

2024.7.17
详细内容

《星岛日报》每日杂志•人物志|助囚友重投家庭 李淑慧让善导成真
2024.2.19
本会总幹事李淑慧(Anthea) 早前接受《星岛日报》访问,分享善导会支援在囚人及更生士家庭的多元化服务,当中提及惩教署于去年底新设立的三间男性在囚人士亲子中心,以及本会「蓝巴士赛马会结伴成长计划」的服务理念和内容;亦简介了本会两个过渡性房屋及「赛马会箕寓」 项目,以加强社区连系,回应社会诉求。
Anthea在访问中分享了自身的成长经歷,以及多年的社会服务经验;让我们继续一起用心聆听,与社会上有需要的一群同心同行,实现「自在共融」。
(图片来源:星岛日报)
欢迎点击阅读相关报导:每日杂志•人物志|助囚友重投家庭 李淑慧让善导成真(星岛日报)
详细内容